欢迎光临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企业管理委员会网站   今天是 2024年4月27日 星期六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 正文
农机企业任重道远,农机行业大有可为——陈志会长接受农机TV专访
    发布时间: 2020-06-30        浏览次数:4392

 

 

01 农机TV:根据协会掌握的情况,目前农机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遇到了哪些问题,有哪些好的企业复工复产的案例值得推广? 

陈志:这次疫情来势汹汹,确实对服务业和制造业是一个巨大的伤害和冲击。疫情爆发以后,协会根据农业农村部、国家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有关政府部门的要求,对协会所属的会员企业开展调研工作,及时掌握企业复工复产的情况。在疫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看,农机行业的复工复产情况已经非常好了,即使在疫情高发的那段时间,相对来说,农机制造企业为了赶农时,保春耕生产,很多企业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积极复工复产,所以复工复产率相对其他行业来说是很高的。

2月中旬,协会通过问卷、电话、微信等方式,了解到的企业复工复产率已经达到了86%,当时在全国的各个行业中是比较高的。现在农机行业基本上已经克服了疫情高发时产生的几个问题,如物流不畅,产业链衔接不畅,返岗的工人上岗难,防疫物资有缺口等困难。

现在复工复产率,不仅仅是百分之百的问题,协会调研走访了一些企业,很多企业两班倒,甚至有的企业三班倒,体现了农机企业在防控疫情的过程中,在大灾大疫面前,抗击疫情的决心。为了保粮食、保农业、保春耕,农机企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其中有一件事情值得一提,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同志与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中国一拖、雷沃重工、中国农机院以及浙江省经信委视频连线,召开视频会议,了解农机企业复工复产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当时协会把掌握的农机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及时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做了反馈,直接的成果是推动了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的名义向各省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机装备行业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工作的通知》,为农机装备运输开辟了绿色通道,为农机装备能够及时到达春耕生产第一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至于说具体的案例,我觉得农机行业有很多,特别是一些行业骨干企业,包括一拖、雷沃、五征、沃得等主机企业,还有一些零部件企业,好的例子太多了,具体的就不一一介绍了。

02 农机TV:根据协会掌握的情况,目前我国农机工业运行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势?特别是接下来几个月和全年会是一个怎样的走势?

陈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因为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哪一个专家真正把农机企业或者农机行业的1年或者5年能够预测得非常准确。 但是这个问题又是消费者、农机企业以及媒体所关心的问题。大家知道从2004年开始到2014年,农机行业经历了“黄金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0%以上。从2015年开始,农机行业进入了深度调整期,到了2018年、2019年,特别是去年农机行业出现了零增长甚至是微量负增长。今年一季度受疫情的影响,农机行业的规模以上农机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还是呈现下降的趋势,1~3月份同比下降16.64%。但是即使是这样,农机行业相对服务业,相比制造业的其他领域,特别是和机械工业的其他子行业比,算是比较好的。到了4月份,特别是5月份,协会陆续的又了解到了很多非常可喜的信息。4月份很多企业加班加点赶回一季度生产和销售的缺口。到5月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甚至超出了去年1~5月份的生产量和销售量,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情况。一些拖拉机的主机企业,像一拖、雷沃现在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谷物联合收割机已经连续五六年呈现下降的一个态势,今年小麦收割机,呈现了增长的趋势。有的企业甚至还出现了供不应求这种多年不见的局面。水稻插秧机包括外资的久保田、洋马和井关,中国知名企业如久富、江苏沃得等等,他们的销量都超过了3000台,有两家外资企业的销量都超过了50%,非常惊人的一个数据,因为插秧机已经好几年,都是这么平稳,有的呈下降的趋势,基本上没有这么大幅度增长过。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这次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包括社会各界认识到保粮食的重要性。同时现在各地的粮价也在不同程度的在上涨,使我们广大的农机用户也就是农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看到了未来从事农业生产的保障和信心。所以今年一季度和1~5月份,农机行业是可圈可点的。

03 农机TV:目前对于国四阶段排放来说,现在进展如何?会不会因为疫情的影响,比我们预期的排放实施时间更加晚一些?有没有一个大致的日程,农机企业应该如何去应对?

陈志:毫无疑问,打响蓝天保卫战,这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无论是哪个行业都要服从于国家的重大战略,农机行业也毫不例外。非道路移动车辆作为一个重要的污染源,早已经纳入了国家防控体系。早在2018年就提出了农机行业作为重要的非道路移动车辆的构成部分,由国三标准升级为国四标准的推进计划。但是推进这样一项工作,环保并不是单一的要素,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涉及到很多的要素。本来原计划是在去年的2月份国家发布非道路移动车辆国四排放的限制标准,但是却一直没有发布。今年疫情出现以后,这个工作也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现在最新的信息是今年的春节前,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与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分别代表三个行业,向生态环境部部长写了一封信,主要是反映我们行业的诉求。部长非常重视,已经做了批示,批示的大概意思是要重视行业协会意见,积极推进这项工作。我们三家协会给部里面的意见就是希望能够尽早出台排放限制标准。在出台限制标准的同时,要明确标准出台之日和法规强制实施之日之间,这个间距是多少?现在看预计标准的出台日期应该在今年的六七月份。如果晚于这个日期,建议实施标准的时间应该推迟到2021年的年底,要给企业留有足够的试验验证的时间。当然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农机制造企业,特别是行业骨干企业,已经就国四排放升级做了很多技上的准备和生产上的准备,特别是一些发动机制造企业,像玉柴、全柴,潍柴、东方红柴油机等。

04 农机TV:农机行业现在急需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企业本身或者针对行业的政策还应该有哪些作为?

陈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还是要说这么一段话,因为很多的观众对农机行业,特别是农机制造企业非常关心,但是具体的了解有多少我不是很清楚。 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农机制造企业还是比较争气的,为什么?因为中国自己的农机制造企业为中国的农业提供了90%的自主装备,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比如说上个世纪80年代出现的小四轮、农用三轮车,虽然简单但是它非常贴合农业农村的实际,深受农民的欢迎,这样的产品我觉得不能把它定义为低端产品。任何一个国家的农业都不能和中国相比,中国的农业太复杂,品种多,区域差别大,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农艺制度千差万别,所以对农业机械的需求,可以这样说,很多国际上最先进的机械到中国反而不好用,因为和中国的特殊性不相匹配。中国很多特有的作物和特有的农艺制度所需要的特种的农业机械基本上是我们自主提供的。

当然和国际的最先进制造水平相比,我们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确实还有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是整个制造业的共性问题,有些是行业自身的一些特殊的问题。总体来说,我觉得有这么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现在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所谓结构性矛盾是因为长期以来,中国的农业是以粮食为纲,农机制造企业也是围绕着粮食作物在做文章,这样就造成了粮棉油大宗作物的机械多,果蔬茶这些经济作物的机械少;北方的平原地区机械多,南方丘陵山区很多地方还是空白;耕耙播收机械多,但是场上加工、仓储、运输等这样的机械装备少。另外中小装备多,大型高端的装备和发达国家比还是有差距。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单一的设备多,复合型设备或者成套设备少,这是我们结构性模式出现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行业的创新能力确实不强,当然这和原来“反哺农业剪刀差”,造成农机企业利润率低,投入能力不足有关,也和改革开放40年来,由于原来和国外的技术差距比较大,我们从国外得到了我们认为已经很先进,但其实是已经过期的技术,而在当时得到这样的技术又比较容易,这就造成我们自己的创造能力,相对来说越来越冷落了。另外就是整机和零部件协同创新,我们做的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第三个问题是工业制造水平不高,这个和国家的整个工业水平有关。 具体到农业机械来说,原来和汽车、机床、工程机械比就有差距,这些年我们进步已经很大了,但是在一些环节,比如激光切割机、下料设备、机床、水性漆的涂装设备等,这些花钱都能做到。但有些是到现在为止花钱也买不到或者是做不到的,比如工业软件,试验验证的一些方法、标准和数据,所以我们的制造水平、制造能力提升还有一段路要走。当然这几年由于制造能力、制造水平的快速提升,我们的农机产品质量也是大幅度提升,但是和国际先进水平,如约翰迪尔、久保田、克拉斯这些国际上顶级的企业相比,我们的产品质量、制造水平还是有差距。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现在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很大差距。原来我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以性价比优见长,现在由于一些新兴国家,比如印度、越南等等这些国家,他们的制造业水平也在快速的崛起,在挤压我们的空间。发达国家以美国为首,也设置了很多技术上的或者是贸易上的一些壁垒,使我们的农机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举步维艰。当然现在也欣喜地看到最近几年我们的一些产品,比如插秧机、水稻收获机械,还有中马力轮式拖拉机的出口势头,还是比较好的。像拖拉机出口到中东、东南亚、非洲,还有一部分出口到欧洲。我们认为未来国际市场一定是农机企业,农机行业要特别看重的一个市场。

05 面对当前这样的一个形势,遇到这么多困难,我们未来该怎么去应对?协会为行业更加健康的发展,要做哪些工作?

陈志: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作为国家级的行业组织,第一,要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大局,这毫无疑问,也是我们的第一责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要围绕着国家的战略大局,在农机企业和国家部委甚至和党中央国务院之间作为通达信息的渠道,这是我们的重要责任。在这方面应该说协会还是做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第一点,比如国家现在为了振兴装备制造业,国家发改委已经实施了两轮“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农业机械领域是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在牵头,包括提出指南,推荐企业、监督企业对项目的实施,两轮一共6年,协会已经成功的推荐了10余家企业10多个项目入选国家支持的项目库,获得国家的支持。再比如国家工信部实施的高质量发展专项,还有强基工程等等这些国家项目,协会都积极的推荐行业骨干企业,也是协会的会员企业。另外反映企业的诉求,包括刚才提到的国四排放升级,协会把企业的诉求反馈给国家主管部门,争取把它变成国家相关的政策。

第二点,协会的第二个重要职责是行业的自律,规范行业的运行,制定行业的运行规则,完善行业的运行秩序,这方面现在手段不多,但是协会通过呼吁,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同时协助一些国家部委的行政措施,应该说逐渐在取得一些效果。当然主要是市场机制在起作用,比如说原来做小麦收割机的企业高峰时达到200多家,现在前5名的制造小麦收获机的企业,大概占市场份额的90%以上,产业集中度非常高。从2016年开始,协会就注意到拖拉机包括大马拉小车,包括行业的无序发展这种乱象,也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措施和办法。从去年开始到今年,拖拉机制造企业的数量大幅度下降。原来洛阳周边和潍坊周边的一些小企业,地摊市场,便宜卖给消费者,补贴以后,什么售后服务都没有,出了问题再找的时候,企业都不存在了。像这样的企业现在基本上逐渐消亡,所以这也是协会存在的重要价值体现之一。

第三点,要提升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塑造民族品牌,这是行业协会的第三个职责。在这方面,新媒体还是很有建树的。协会品牌建设这方面应该像新媒体学习以及合作,让消费者知道应该怎么去选择,买什么样的产品放心,不能让消费者吃亏,这是协会目前努力在做的工作。

第四点,要抓源头,所谓抓源头就是要抓创新。从根本上来扭转跟在别人后面跑的这种局面。特别是中国地大物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世界的农业在中国都能看到,但是全世界的机器不一定都适合到中国来。所以要从源头抓,让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将精力都投入到创新上来。所谓创新就是客户需要什么?这个产品能够给客户带来什么?从这个角度上去研发新产品。

总体来说,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任重道远,农机企业同样任重道远。

 
 
上一条: 2020年轮式拖拉机补贴数据分析报告发布
 
下一条: 宁学贵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调研20余家农机生产企业
 
 
友情链接:
|工业和信息化部|
683867